旅游線路分類
延安棗園革命舊址
- 1
- 2
- 3
- 4
- 5
門票信息: 免費開放,每日接待3000人,其中團體客人2500人,散客500人;零散游客到各景點指定窗口 免費開放,每日接待3000人,其中團體客人2500人,散客500人;零散游客到各景點指定窗口領取參觀券。每周一為紀念館休整時間(國家法定節日除外)。
景點地址:陜西延安
交通信息: 市內乘3路公共汽車
延安棗園革命舊址簡介:
棗園是中共中央書記處所在地。位于延安城西北8公里處,這里原是一家地主的莊園,中共中央進駐延安后,為中央社會部駐地,遂改名為“延園”,現舊址大門石柱兩側尚有康生所書“延園”二字。1944年至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書記處由楊家嶺遷駐此地。中共中央書記處在此居住期間,繼續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和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產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產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最后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爭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同國民黨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內戰作了充分準備。
在棗園還有毛澤東同志舊居、朱德同志舊居、周恩來同志舊居、劉少奇同志舊居、任弼時同志舊居,都非常具有歷史紀念意義。 另外,棗園是一個園林式的革命紀念地,春、夏、秋、冬景色秀麗,環境清幽,內生長著種類繁多的花草樹木,各個建筑若隱若現地點綴其間,景色秀麗,風光迷人。1996年,第五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世紀之火”火炬傳遞活動采集“革命之火”火種的儀式在棗園隆重舉行,是我國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棗園革命舊址共展出珍貴文物815件,業已成為全國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在紅色旅游中占有重要地位。
蘇式小禮堂
棗園內有一座蘇式小禮堂,周圍比較開闊,綠草如茵,除了開會外,這里還是中央書記的餐廳,另外也搞舞會和放電影,1945年毛澤東接受蔣介石的邀請去重慶談判的決策就是在這里召開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做出的。
機要室
小禮堂對面是一座長相差不多但是小一些的房子,是機要室,很多重要的電報收發都在這里,另外也有諜報人員的管理職能,里面有的房間原狀陳列,有的房間開辟為展室,用照片和實物展覽著我黨機要工作的發展歷程。
居住區
在進入領導人居住區前,可以看到當時中央五大書記(任弼時、周恩來、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在一起昂首闊步的銅像,雕刻的惟妙惟肖,那天的天氣也好,五個人各個容光煥發意氣風發的樣子,透出即將建立新中國的喜悅。
幸福渠
幸福渠位于棗園院子右側靠近山坡處,從院子中間穿流而過。渠長6公里,建成于1940年4月,可灌溉土地80多公頃。這條渠把棗園川的旱地變成了水澆地,莊稼連年豐收,于是群眾給它取名為“幸福渠”。
窯洞
領導人們居住的窯洞和另外兩處革命舊址大同小異,只是這里的窯洞建筑更好一些,可能是因為是地主所建吧。這里的窯洞比較全,就是說五大書記和其他幾位中央領導人所住過的窯洞都有,里面展出了他們自己或者他們和配偶的珍貴照片。
棗園里的窯洞大體分為三層,錯落有致,散布在整個園子里。棗園舊址現在也是經過整修的,但是留下了一段延安時期的碎磚路供人們憑吊,當年那些偉人就是走在這樣的路上決勝千里的。
《為人民服務》演講的講臺
棗園還有一個著名的景點,就是毛主席發表《為人民服務》演講的講臺,這個演講是為了紀念張思德烈士而做的。他和戰友在一次大雨中一起挖燒炭德窯,在窯被雨水沖塌的瞬間把戰友推出來,自己則犧牲了。毛主席為他題寫了“向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張思德同志致敬”的悼詞,并且發表了“為人民服務”的演講。現在毛主席題寫的這五個大字在中央政府所在地——中南海——南門一進門的影壁上還可以看到。
景點數據來自 延安棗園革命舊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