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線路分類
鴿子窩公園
門票信息: 成人票:25元(僅供參考)
景點地址: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鴿赤路
交通信息: 自駕路線: 京哈(京沈)高速——北戴河出口——濱海大道——鴿子窩公園。
鴿子窩公園簡介:
位于北戴河海濱東山伸向大海的地方,因為海邊有一塊高約20米的巨石,遠望猶如一只巨鷹,名為“鷹角石”,鷹角石上常年有野鴿棲息,天長日久,這里就成為一個巨大的鴿子窩。
鴿子窩公園又稱鷹角公園。占地三百余畝,面積20多萬平方米,是北戴河風景名勝區四大景區之一。1937年在海邊石崖頂端修一涼亭,取名鷹角亭,1983年胡厥文副委員長為此亭題《鷹角亭》牌匾。石柱琉璃瓦,古樸、大方,為民國26年(1937年)"公益會"修建。接鷹角亭,沿西南走向,是一座兩端分別由四角亭和敞亭連接的望海長廊。其造型吸收了北京頤和園和承德避暑山莊長廊典雅大方之特點,在設計上采用了透景、借景的方法,與周圍的自然風光相得益彰,渾然一體。該長廊長50米,建筑面積180平方米。 公園最為吸引人之處就是觀日出,觀日出的最佳地點是在赤土河口東西向石英脈的大斷裂帶的鷹角石上,日出時,萬籟俱寂,水天相連,色彩變幻;紅日涌出一霎,水上水下紅日相接,瞬間躍出水面,霞光、陽光灑滿山巒沙灘,猶如覆蓋上了一層金色的紗幕。每到旅游季節,游客們便早早地來到這里,一睹海上磅礴壯觀的日出景象。
主要景點
鷹角亭
“鷹角亭”匾額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胡厥(jue)文先生于1989年春題寫的。1916年,公益會創始人朱啟鈐來北戴河修建了北戴河海濱的第一個大花園—聯峰山公園后,正準備修建第二個花園—鴿子窩公園,當時只在這里建了一座“鷹角亭”就發生了1937年“七七事變”,朱老這一愿望未能實現。1986年取政府投資300多萬對鴿子窩公園進行了修繕,并于同年對外開放。我們所見到的鷹角亭屬歇山式單檐頂,石柱琉璃瓦,在園中顯得古樸、剛勁,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建筑風格。
鴿子窩大潮坪
鴿子窩大潮平是觀察現代海岸沉積的良好場所,可以見到波痕、雨痕、龜裂、生物洞穴等沉積構造,與柳江盆地古老地層進行對比研究,將今論古,可破譯大量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之迷。秦皇島一帶,每天是 一次漲潮、一次落潮,而且潮差很小,大多在一米之內,海水的深度比較穩定,特別適合海浴和游泳 ,“沙軟潮平”就是一句恰如其分的評價。北邊的這個大潮坪,相當于一個三角河口,大潮坪往上走,前方卻略縣狹小,潮水不能分散,就被慢慢地、遠遠地推向內陸。在這里看大潮,又和錢塘江的不一樣,錢塘江大潮排山倒海、洶涌澎湃、雷鳴轟響、氣勢磅礴。鴿子窩大潮卻展現了一種從容不迫、志在必得的大家風范。不知不覺中,從我們腳下到西邊赤土山大橋,700多米長的大潮坪,一會兒就變成了一片汪洋。在這里觀海,大自然之壯美杰作,令人躊躇滿志,充滿希望和理想。等潮水退去,一汪汪留在潮坪上的海水,構成了一分幅美麗的圖畫。有位攝影師在這里拍攝了一張照片,取名《青春的旋律》,把大自然瞬間即逝的造化之美定格成了永恒,報刊雜志紛紛轉載。
鴿子窩一帶有礁石、濕地,樹木叢生,百草豐茂,是鳥類理想的棲息地,是著名的世界級觀鳥勝地。這里曾經出現過多達14700多只的鳥群;一年之中,能見到四百多種鳥,占我國可見鳥類的40%。每年春秋季節,國內外的鳥類專家和愛好者在鴿子窩一帶觀鳥。1999年,在北戴河還舉辦了國際觀鳥大賽。鳥類是最有權威的自然環境鑒定師。鳥類選擇的棲息地,必定環境質量最好。無怪乎有人在這里寫出這樣的詩句來:從來鳥兒最聰明,偏向好山好水停。能知善惡解人意,碧海翠峰白精靈。北戴河優美的自然環境,是大自然的造化,也是當地居民世世代代盡力保護的結果。
鴛鴦湖
這里原來是一片灘涂,地勢低洼,常年廢棄不用。后來在1985年,修建攔海堤壩,利用漲潮開閘注入海水,閘落即形成一個平靜的小湖,起名叫鴛鴦湖。湖中有一小島叫情人島,每年暑期,有不少熱戀中的青年男女在林中卿卿我我,甜甜蜜蜜,充滿浪漫情趣。
主席雕像
主席雕像高3.2米,仿花崗巖基坐高2.7米,基坐東部用大理石刻著毛澤東的詞《浪淘沙·北戴河》。塑像是北戴河區政府1992年為紀念毛澤東誕辰100周年而敬塑的。
1954年7月26日,毛澤東第二次來到北戴河,目的是籌備召開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8月10日,北戴河地區暴雨成災,戴河水位猛漲,甚至危及京山鐵路。毛澤東觸景生情,寫下了《浪淘沙·北戴河》。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島外打魚船,一片汪洋都不見,知向誰邊?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這首詩寫成后當時并沒有公開發表,直到1957,才在《詩刊》上公開發表,毛澤東主席的這首詞揭示了“江山未改,人事變遷”的辨證法。詩詞中的“魏武”指的就是魏武帝曹操。 “東臨碣石有遺篇”中的“遺篇”指的是曹操寫的四言古詩《觀滄海》。曹操在建安十二年五月,東征烏桓打了勝仗,心情舒暢,此一行平息了北方,下一步就要渡長江,統一中國。他率大隊人馬沿著傍海大道,班師回朝,走到這里,看大海、觀日出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流傳千古的著名詩篇。毛澤東主席撫今追昔,感慨萬千,中國人們從久經戰亂中解脫出來,終于獲得新生,毛澤東發出了勝利的歡呼:“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澤東主席代表中國人民高奏的一首凱歌,也是贈送給北戴河人民的一分珍貴的禮物。
望海長廊
望海長廊,距鷹角亭50米,廊長70米。游人逗留廊中,遠眺渤海碧波,白云沙鷗,帆船巨艦;近賞淺水明澈,微波清蕩,看拾貝之人歡笑,聽大海之波濤,,令人流連忘返。“望海長廊”四個大字是由原國務院副總理方毅所書,海邊建“浴日亭”,其匾額為嚴濟慈先生所寫。廊中彩繪雕梁畫柱,栩栩如生。兩側是由方亭和八角亭組成,分別采用了古代園林常見構景手段—借景和透景的方法,吸收了北京頤和園的長廊特點和承德外八廟長廊的特點,繪畫了北戴河24景和北戴河206個民間故事傳說,以花鳥、魚蟲、人物等不同圖案,這種彩繪叫做“蘇式彩繪”。高于蘇式彩繪的要屬“旋子彩繪”畫面用簡化式的渦卷瓣旋花,有時也可以畫龍鳳,一般用于次要宮殿式寺廟中。等級最高的彩繪要屬“和璽彩繪”。中間的畫面由不同的龍或鳳的圖案組成,間補以花卉圖案,金碧輝煌,十分壯麗。最初人們在木構件上進行彩繪,是因為油漆顏料含有銅,他可以起到防潮、防腐、防風化、防蟲蛀的作用,后來人們又發現這種彩繪還有很強的裝飾性,既能增強建筑物的美觀,又能提高人們的視覺效果,可以說是一舉多得。宋代以后彩繪以成為宮殿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
景點數據來自 鴿子窩公園